造成大萧条的原因有很多,在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许多复杂的因素帮助创造了现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深的经济衰退的必要条件。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让美国脱离金本位制的决定可能有助于缓解大萧条的最严重影响。
金本位是一种货币制度,一个国家的货币与黄金的价值挂钩。在金本位制中,一定数量的纸币可以兑换成一定数量的黄金。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不能在不增加黄金储备的情况下增加流通中的纸币数量。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都坚持国际金本位制。(许多欧洲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弃了金本位制,这样他们就可以印更多的钱来资助战争。)
美国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蓬勃发展,建筑业和汽车业推动了战后的复苏。为了对抗通货膨胀,美联储在1928年提高了利率。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美国借钱的欧洲国家在偿还债务方面遇到了困难。因此,对美国出口的需求放缓。
经济放缓,加上1929年的股市崩盘,以及随后1930年和1931年的一波银行倒闭,导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很快,受到惊吓的公众开始囤积黄金。
美国和其他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无法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1931年,英国成为第一个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
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国并没有放弃黄金,这加深了大萧条的痛苦。
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1934年签署了《黄金储备法案》,使美国脱离了金本位制。该法案规定,公众持有大多数形式的黄金是非法的。
人们被要求以每盎司20.67美元的固定价格将他们的金币、金条和金券兑换成纸币。
这种用黄金兑换纸币的做法,使美国得以增加设在诺克斯堡的美国金条储存库的黄金储备数量。政府将黄金价格提高到每盎司35美元,这使得美联储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
经济开始缓慢增长,但美国要花上世纪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才能从大萧条的深渊中完全复苏。